2007年10月10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三版:维权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农民工“发明家”用心走的发明路
通讯员 易鹤 杨燕 本报记者 朱乔夫/文 林海芬/摄

  他是一个外来务工者,他从小就喜欢搞点小发明,却从不知道这些发明还可能有专利价值。步入而立之年的他,在他乡媒体的帮助下,申请了平生第一个发明专利。手捧专利证书,他对发明创造更有信心了,而他的发明也更有保障了。

  家境贫寒难抑聪慧灵气
  唐玉东是在宁波务工的河南人,今年34岁,只有小学文化程度,但从小就对机械一类的物件特别着迷,喜欢拆拆装装。
  6岁时,唐玉东用废弃的墨水瓶制成了一盏“新型”煤油灯,克服了传统煤油灯容易倒的弊病。很快,这种“新型”煤油灯传遍了他的家乡。可是,6岁的唐玉东并不知道“专利”这个词,也没发现这个煤油灯的价值。
  19岁那年,唐玉东来到宁波打工。即使工作再忙,他还是对童年时期的“嗜好”念念不忘。好在妻子非常尊重他的“嗜好”,虽然每次给唐玉东拨“科研经费”时免不了要说他几句,但总还是如数满足他的“预算”的。

  短短一月发明防盗新锁
  一次,唐玉东偶然听人家说起电动车、自行车容易被盗,市场上也找不到能让车主高枕无忧的防盗锁,而且,有些号称“绝对”安全的锁价格太高、使用起来不方便。于是,他便想造一把价格便宜防盗效果又好的锁出来,一把小偷不敢也无法下手的高压电磁锁。
 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,唐玉东便用他平时积累的各种旧电子原件,发明了一种防盗电磁自动锁——拔出钥匙后,车后座的锁就会自动锁住后车轮,如果有人企图撬锁,只要触动一下钥匙孔,锁就会释放出高达30万伏的电压,并发出如同电警棍一般的噼啪声和闪光。而且,全套设备成本只需二三十元。

  媒体帮忙申请专利
  电磁防盗锁基本成型了,可烦恼也随之而来——很多朋友建议他去申请专利,然后做成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,但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申请专利。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宝贝“赋闲”在家,唐玉东心里煞是郁闷。
  最后,他想到了向宁波当地媒体求助,希望得到曾经申请过专利的读者朋友和电磁技术方面的专家的指引。在记者的指点下,唐玉东就专利申请问题向宁波市专利局进行了咨询。
  当时,唐玉东想要申请的是实用新型专利,而且对这个锁算不算是发明不太自信。可是,专利局的工作人员看过他的锁后,认为其创造性高于实用新型专利,建议他申请发明专利(根据《专利法》的规定,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,而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仅为10年,均自申请日起计算)。唐玉东喜出望外。
  因为文化水平有限,唐玉东画的图纸很不规范。宁波市专利局的相关专家还主动施以援手,并建议唐玉东对这个产品的电子报警功能进行一下改进。

  又在筹划新的发明
 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唐玉东废寝忘食地改进他的“宝贝”。因为缺乏电子方面的知识,他还向社会上一些在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求助。
  之后,唐玉东正式请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,向专利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的申请。今年5月30日,唐玉东终于等到了他的“宝贝”的“出生证”,申请到了“电动车防盗电磁自动锁”的国家专利,并拿到了专利号为200620102281.2的专利证书。
  这是唐玉东的第一个专利,也让他对发明创造更有信心了。现在,他的新目标是通过对汽车内某些部件的改造来降低汽车的噪音、减少尾气排放。他说,这个计划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。